對檢定校準結果進行確認是確保實驗室儀器設備準確性和可靠性的關鍵步驟。這一過程通常涉及多個方面,包括基本信息的確認、技術信息的確認以及結果確認的其他工作。以下是對檢定校準結果進行確認的詳細步驟:
### 一、基本信息的確認
1. **檢定校準機構資質的確認**:
- 驗證檢定校準機構是否具備相應資質,其測量范圍能否滿足檢定校準的具體需求。
- 在檢定校準實施前,應對此進行評價,并在實施后核對資質信息的完整性。
2. **測量范圍的確認**:
- 確認檢定校準機構對所檢定校準參數的測量能力。
- 查看證書附表,確認測量參數是否取得計量授權或CNAS認可,以及該參數的測量不確定度或準確度等級是否滿足檢定校準設備的要求。
3. **送檢單位及設備信息的確認**:
- 檢定校準證書上應記載申請檢定校準的檢測機構的名稱、地址等信息,以及設備的名稱、規格型號、出廠編號等信息。
- 這些信息應準確無誤,設備管理人員或檢測人員需進一步核對。
### 二、技術信息的確認
1. **校準參數的全面性**:
- 確認所有需要校準的參數是否都已進行了校準,并在校準證書中體現了標準值、示值或示值誤差等信息。
2. **滿足預期使用要求**:
- 設備的預期用途需參照檢測方法標準或技術規范、設備使用說明書以及校準所依據的計量檢定規程或校準規范。
- 校準結果需滿足這些預期要求。
3. **測量范圍或測量點的準確性**:
- 檢測機構在提出校準申請時,需明確校準參數的測量范圍或測量點,以確保校準機構有針對性地進行校準,從而滿足檢測需求。
4. **計量溯源性信息確認**:
- 校準證書中應包含計量溯源性信息,如校準機構所使用的計量器具的名稱、測量范圍、準確度/測量不確定度/最大允差及證書編號與有效期等。
- 或數據可溯源至國家計量基準、國際單位制的聲明。
5. **測量不確定度信息確認**:
- 校準機構在校準證書中必須提供測量不確定度信息,通常為擴展測量不確定度,并應提供包含因子。
- 設備的測量不確定度通常要求不超過檢測結果測量不確定度的三分之一,以確保設備的精度滿足檢測需要。
### 三、結果確認的其他工作
1. **合理利用修正信息**:
- 當檢定或校準結果產生修正值或修正因子時,需要根據檢測方法的準確度要求來決定是否應用這些修正信息。
- 如果檢測方法對其準確度有明顯要求,或者測量結果需要參與檢測結果運算,或直接讀取檢測結果時,應使用修正值或修正因子進行修正,以提高檢測結果的準確性。
2. **狀態標識確認**:
- 通過對比設備的預期用途與檢定校準結果,可以判斷設備的狀態(合格、準用或停用)。
- 檢測人員應根據確認結論在設備上粘貼或加掛適當的標識,以表明設備的檢定校準狀態,從而方便設備使用人員了解設備狀態,避免誤用不合格設備。
3. **檢測結果的追溯**:
- 對于不滿足檢測需求的測量設備,應當停止使用該設備,并對可能受設備不合格檢定校準狀態影響的檢測數據進行分析,判斷這些數據可能存在的風險。
- 必要時需要對已出具的檢測結果進行追溯,追回檢驗報告,并承擔相應的責任。
綜上所述,對檢定校準結果進行確認是一個全面而細致的過程,涉及基本信息的核對、技術信息的驗證以及結果確認的其他工作。這些步驟共同構成了確保實驗室儀器設備準確性和可靠性的關鍵環節。